时间:2021-09-22 点击: 次 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原标题:山与城|重庆这个村,绿水青山待客来 来源:重庆发布
红桔嫁接换种 形成一道果木走廊 滨江长廊、日月广场 形成靓丽风景线 …… 千载峡江灵秀处 绿水青山待客来 本期山与城栏目 带你通过《人民日报》的讲述 走进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五土村 感受那儿的美丽乡村蜕变 ↓↓↓ NO.1 五土村,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。 在刘照的记忆中,小时候,村边江中往来的多是机动船。那时,搭船进入万州城,看一眼钟鼓楼,吃一餐小笼包,可以在小伙伴中炫耀好久。 长大后,刘照跟村里所有年轻人一样,外出闯荡。 2016年,因事业有成,在家乡小有名气的刘照,突然接到一个电话。对方是大周镇党委书记。镇党委书记说:你是五土村外出创业的能人,镇党委邀请你回乡来,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。 左思右想,最终,刘照决定回去。 回村后,经镇党委提名,全村党员选举,刘照当选五土村党支部书记。 可没想到,甫一上任,刘照就感到“头疼”。 沿江数里,村里有1200亩红桔,品种是有上千年历史的万州古红桔。但因管理不善,极易染上褐斑病,结出的果实成了“麻脸”,村民称之为“麻柑”。麻柑卖相不好,1斤才1元。红桔树成为村民心中的“鸡肋”,也成为考验干部的“难题”:砍了,村民舍不得,都是老树;留着,卖不成钱,又占着地。 刘照找到的“解题”方法,是引进优良品种,进行嫁接换种。新品种品质好,见效快,抗病性强。 但是,村民们不买账。怕花钱,怕不成功,怕耽误季节…… 刘照没辙了。于是找镇党委书记倾诉。 镇党委书记点拨他:善于做思想工作,是当党支部书记的看家本领。咱们是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,群众反而不支持,因为啥?群众不理解呀。 刘照恍然大悟。他想起自己多年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。有时赶工期,工人们本已非常疲惫,但只要走进工人当中,真诚地跟大家唠上几句,工人们又毫无怨言地走向岗位了。 此后数月,妻子何霞发现了刘照的一个秘密。 何霞看到,刘照每天出门越来越早,回家却越来越晚。她忍不住一探究竟。这才发现,原来,刘照赶在村民上工前或收工后,来到村民家中,跟对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,说着红桔的新品种还有嫁接的事儿……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当年,首期200亩红桔成功嫁接换种。 不久开始试花试果。村民们看到,新品种真的就像刘照说的那样,不在冬天结果,而在春天结果;品质好,无“麻脸”,很好卖;而且不用上树,站在地上都能摘。 从那以后,刘照说,枇杷树,也要嫁接换种。村民说,你咋说,我们就咋办。刘照说,村里的土壤气候,还适合种桂圆。村民说,你说能种啥,我们就种啥。 结果,五土村沿江地段,全部被果木覆盖,构筑起一道独特的果木走廊。 五土村日月广场。五土村供图 NO.2 “你问我怎么开起民宿的?我是误打误撞干起来的。” 张世方心直口快,总是未言先笑。 她说,自己多年在外打拼。那年春节刚过,母亲催促她必须回来。“娃儿马上上初中了,他那些课,我哪里辅导得了,娃儿前程可不能耽搁。” 2019年3月,张世方回村了,那时心里还有些不情愿。 一进村,她惊奇地发现:村里怎么冒出来这么多外地车! 一番“考察”之后,张世方的算盘打开了:这么多人来村里,必定要吃要喝,这里头肯定有商机。 说干就干。当年,张世方与弟弟张世海一道,建起了“38号”民宿。 “你这哪里是误打误撞哟,是正好踩在点上了。”刘照纠正张世方。 机遇来自大周镇总体规划。大周镇定位为“科教亲子特色小镇”,沿江一线的几个村子,属于重点打造区域。 五土村反应迅速,马上对接,出台了五土村旅游发展建设方案、农耕文旅发展总体规划。 镇村合拍,上下同心,梦想很快照进现实—— 滨江长廊建成。一条彩色滨江步道,时而没入林中,时而闪现江边。 日月广场落成。金色的太阳广场,蓝色的月亮广场,比邻而居,构成“日月广场”。 还有金银洞崖墓、观音阁造像、大周溪遗址等人文景观,呈现于滨江长廊…… 五土村“妆容”初成,成功与否,只等游客用脚步投票。 首先是零零星星的车,从万州城区开进五土。此后是三五成群的车,从万州城区开进五土。 起先,那些以前起早贪黑挑去城里售卖的柑桔、枇杷、桂圆,都被主动上门的城里来人买了回去。稍后,村民家的老腊肉、洋芋块、红苕粉,也被城里来人买了不少。 接着,便有头脑转得快的村民,买来遮阳网或者塑胶纸,几根棒子一撑,在其下卖凉粉、卖凉面。 有第一家,便有第二家、第三家……放眼望去,蓝天之下,全是遮阳网、塑胶纸。 刘照一看,这样可不行,长期下去,要糟蹋了这一江风景啊。风景是五土村的根本,如果风景没了,那可就糟了。 于是连忙找了两辆大巴车,分批次把村民带到附近的旅游城市实地参观,了解人家是怎么做的,如何既能留住游客,又能留住一江风景。 遮阳网、塑胶纸迅速退场,风格明显的芭茅亭、木房子取而代之。 刘照觉得还不“过瘾”。先是动用自己的多年积蓄,建了座“滨江小筑”,起示范引领作用。接着,打电话,上门请,邀约五土村在外创业的能人,返回村里,支持乡村振兴事业。 “野土地农庄”“廊桥小乡”“五林大烩”“果木林”……在他的游说之下,能人纷纷回村,20多家风情十足的民宿建起来了。 刘照带我走进“滨江风情”民宿。主人向家满迎了上来。 “一天能接待多少桌客人?” “白天30桌,晚上20桌。” “晚上也有客人?” “有的游客今天在这里玩了,住下来,明天接着玩。到了节假日,有不少是三五家约一起,住在这里直到假期结束。” 向家满告诉我们,客人来得多,食品需求大,他家民宿一年要采购2000斤鱼、3000只鸡,时令蔬菜更不用说,村民有多少收多少。如今,大周镇、小周镇、甘宁镇的村民都在向这里供应蔬菜水果。民宿聘用厨师、服务员、杂工,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。 离这里不远,长江之中,矗立着一座仿古建筑码头。 “那是我们的旅游码头。” 说起码头,刘照再次打开了话匣子。之前,一名干部来调研,在五土村被堵了整整40分钟。 一个村子,堵车成这样,一定有稀奇事。于是这名干部现场了解情况,发现是因为城里人开车来五土的太多,造成了堵车。他当场说:公路上堵,不是还有长江嘛,可以坐船来呀。 于是回去开会,协调在日月广场旁边建个旅游码头。现在,“平湖一日游”的游轮,清晨从万州出发,在五土靠岸,放下游客;傍晚从平湖回来,经过五土,接走早上在此下船的游客回万州。 NO.3 聊起村里的桩桩事儿,刘照一直兴致很高。我抛出了一个盘旋在心中已久的问题。 “刘书记,以天计,一户民宿排出2吨污水;咱们五土村,一年有多少吨污水进入长江了呀?” “你问得好。不过,这个问题,你不是第一个问的了。” 原来,之前电视台一档栏目,看上五土村,看上刘照的“滨江小筑”了。他们在这里拍节目,拍之前也问了这个问题。如果环保有问题,还能上电视,还能成网红打卡地? 为能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,村里采取了系列举措。全村固定了6个清扫保洁岗位,分人包段清理江岸。所有民宿的污水,必须泵进村里的污水处理池集中处理。三峡水库蓄水、放水产生的消落带,村里一律种上中山杉,无论水涨水落,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。更关键的是,要让村民从根本上认识到,环保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。所以村里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,让大家一起实干,一起得到实惠,一起保护环境。 沿着滨江步道一路前行,刘照有说不完的话。 “你看,那个三层楼,原是村委会办公楼,后来改成了村里养老场所。” “你看,广场上那些卖风筝、卖棉花糖、卖悠悠球的,都是我们的村民,他们学会做生意了。” 每走三五米,总有村民迎上来,热情地打招呼。 刘照很感慨:“当村干部,你管事,群众心里想着你;你不管事,群众当你是局外人。” 他说,经济上去了,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得上去。为此,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,开展“十星级文明户”“五好家庭”评比;还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,有扶危济困帮扶员、交通安全劝导员、环境卫生监督员…… 望得见山,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,没有文化可不成。 因此,村里组建了群众文艺宣传队,常年开展政策、法治、安全宣传,并在传统节日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 我们在一块大大的三峡石前停了下来。 我知道这里一定有故事。 果然,刘照介绍开了:重庆一名大学生到五土村游览之后,写下一首诗作《大周放歌》。大家一看都觉得好,就刻在了村里这块三峡石上—— 千载峡江灵秀处,日月流连九天外。一枕银涛听渔歌,总依长虹醉乡怀。红桔悬金香满襟,白鹭亲人过楼台。赞天化育生生地,绿水青山待客来。 (作者:? ?汪渔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