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看“估值表”投基的策略失效了吗?(周报107期) 来源:合晶睿智 “低估买入、高估卖出”所谓看估值表投基的策略,历史上看似非常有效,但是最近几年咋就不行了呢??这期周报就给大家聊聊,望京博格最近的思考: 一、市场估值 沪深300指数目前市盈率为13.86倍,处于最近十年百分位的78.67%的位置,按逻辑估值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。但是考虑到三年之前,银行、保险、证券的权重占比35%以上,目前食品饮料与生物医药占比25%意义上,银行、保险、证券的权重占比不到22%,所以目前估值处于中等位置。 中证500指数目前市盈率为22.46倍,处于最近十年百分位的8.81%倍,看似处于较低的估值位置,但是22.46倍绝对估值相比沪深300的13.86倍,还有要高出很多。中证500有配置价值吗?当然有了,而且今年以来中证500还涨的不错,但是望京博格采用的是优选中盘策略的主动基金替代中证500指数,效果还不错。 二、行业趋势 (1)创业板本周跌了-4.18%,新能车、光伏、生物医药、5G啥的科技概念本周都是跌的,国防军工周一、二本来是涨的,结果被博格给奶了一下,就又跌了,一周下来基本没涨没跌; (2)房地产行业本周涨 了5.19%,地产公司真的太不容量了,恒大都开始变卖资产了。土地竞拍,房屋限价的大背景下,留给房地产公司的利润空间几乎没有了,之前大家还玩命拍地,结果现在一看有人都快不行了,地产公司也都开始冷静了。 (3)钢铁、采掘、银行本周涨幅也都在 5%以上,钢铁进入后工业时代了吗?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大背景下,各地各行业都开始拟定路线图,结果过去几十年都没有完成的任务——钢铁减产,现在就要实现了吗?采掘还是受益大背景,美国搞基建印钞票推升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。 博格持仓里面本周涨幅比较多就是易方达资源行业了,持仓基本是光伏+有色+采掘,本周净值涨了7.79%。 (三)投资策略 博格每天也会更新指数涨幅与行业的估值,但是投资并没有绝对按照“买入低估,卖出高估”的策略,因为估值表中的历史百分位是反应现在的估值相对于历史的高低,同时我们大家都知道,投资是投资未来…… 估值表代表过去,投资是投未来,这两者似乎有很大的问题。 最近宁德时代拟定增募集582亿,但是宁茅的股价依然坚挺让望京博格不禁思考:看“估值表”投基的策略失效了吗? 为什么这样想呢?我们回到决定股价的双因子模型: 股票价格=公司盈利 X? 市盈率 例如:公司每股盈利10块钱,市盈率为10倍,这个公司的股价就是公司盈利10块钱每股乘以市场给予估值市盈率10倍,股票价格就是100块钱。 我们常说的估值通常指市盈率,我们把中证500视作一个公司为例: 目前中证500市盈率22倍,但是历史最高市盈率是80倍,相比历史而言目前22倍市盈率处于低估值,如果我们在22倍市盈率的时候买入,即便未来中证500的盈利不增长,等到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,中证500市盈率达到80倍的时候卖出,这样操作的盈利也高达(80-22)/22=2.63倍。那么未来中证500市盈率还能到80倍吗? 讲到这里必须说驱动股价上涨的因素有两个: (1)估值驱动,原来10倍市盈率现在变成20倍市盈率了,在公司盈利不变的情况下,股价就涨了一倍。 (2)盈利驱动,原来每股盈利1块钱,现在变成每股盈利2块钱,在公司估值不变的情况下,股价也涨了一倍。 当然也会有盈利驱动与估值驱动双重因素的,例如最近军工、芯片啥的,随着公司盈利增长,市场给予的估值也在提升。 宁德时代拟定增582亿,结果宁德时代股价没有跌,如果定增是从市场抽血,那么这个血不是宁德时代的血到底是谁的血呢?望京博格觉得是那些估值并不非常低且盈利增速较慢的公司的血,这些公司的股价估计会继续下跌。宁德时代可以定增582亿,那么其他光伏龙头、军工龙头、医药龙头也可以定增融资,那就不是一个两个500亿的问题了。 其实再仔细想想A股目前4400只股票,其中1500只股票是在2018年之后上市的,也就是说A股1/3的股票是在最近三年上市的……作为投资者我们喜欢低估值的还是高成长的公司呢? 普通投资者眼中:低估的公司相对历史的低估值公司,例如中证500历史最高80倍市盈率,现在22倍就是处于低估值的,这里的低估值仅是低估值 专业投资者眼中:低估值是相对未来的,例如目前60倍市盈率公司,盈利增长速度每年24%,那么相对三年后的业绩现在的估值就是30倍,这里高成长与低估值相结合的。 所以大家未来会选择盈利高增长的公司(或者行业),并根据自己对于公司(或者行业)趋势判断,衡量目前公司(或者行业)的估值水平。换句话说,以历史盈利增速中证500估值未来可能永远无法再次达到80倍了。?驱动我们投资盈利不在估值的恢复、而是选择盈利快速增长的公司(或者行业),换句话说就是,随着注册制的深入发展,市场不缺上市公司、低估值的公司,缺的是正在高速成长的公司。 未来的投资计划:望京博格依旧采取均衡的投资策略,本周卖出一个中盘价值基金,买入一个中盘成长基金,就想让自己在中盘基金配置上偏成长一些,是否有效还需要市场来验证。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 |